公司資訊
體育賽事策劃在國內很多企業文化建設上面的重視不足,其實好的體育賽事能夠幫助企業解決一些自身解決不了的問題。
1.3 問卷回收率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37份,有 效率為93.7%。其中男性462份,女性475份,男女比例為0.97:1。
1.2.1.4 數理統計法
利用Microsoft Excel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計。
1.2.2 訪談法
訪談企事業單位的中層領導。
訪談問題圍繞:員工健身、企業體育文化建設等問題。
2.結果與分析
2.1在職人員體育鍛煉情況
圖1 平均每周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
在本次調查樣本中,平均每周參加體育運動時間小于一小時的樣本占34.1%;1-5小時的占56.5%;5-10小時的占7.2%;10小時以上的占2.2%??茖W研究表明,一個健康的身體需要平均每周鍛煉時間在10小時左右,但是調研結果表明,社會人員并沒有投入時間到體育運動當中,超過一半的人運動時間在1-5小時左右,說明當今社會人員已經意識到體育運動對自身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過多的時間或精力自主的投入到體育運動當中。針對鍛煉時間不充分,我們做了相應的調查與分析。
圖2 影響體育鍛煉時間不足的主要原因分布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影響體育鍛煉時間不足的主要原因中,工作壓力大占33%;工作時間長占42.3%;家庭負擔重占14.7%;不喜歡運動占10%。其中我們不難看出,影響社會人員無法投入過多的時間在體育鍛煉上主要的原因在于工作制度的單一性,公司牽制了員工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使其無法得到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體育鍛煉。所以我們的調研必須從企業方面入手。
圖3 企業體育文化建設情況
2.2企業體育文化建設情況
體育是社會文化的存在形式之一,體育具備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基本特性。體育文化具有主體的主管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特征,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培育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1]。
在本次抽樣調查中,被調查對象所在工作單位設立相關的體育文化制度的樣本占24.7%,其工作單位并沒有設立相關的體育文化制度的樣本占75.3%。設立組織體育活動的專門機構或人員的樣本占23.3%,而沒有設立專門機構或人員的占據76.7%。從調研結果中,我們不難看出,雖然企業內部的體育文化建設并沒有成為主流,但是已經有四分之一的企業意識到并已經著手于體育文化的建設,而體育賽事的策劃市場潛力巨大。
在本次抽樣調查中,工作單位有專門體育鍛煉時間的僅占24.4%,沒有專門時間的占75.6%。經常每年舉辦體育活動的為10.8%,偶爾會舉辦體育活動的占60.9%,從來沒有體育活動的占28.3%。工作單位有運動器材的占32.6%,沒有運動器材的占67.4%。員工對單位的體育活動意義理解:強健體魄的占31%,能夠緩解壓力的占47%,增強凝聚力、競爭力的占22%,認為無意義的為0%。
3.結論與展望
3.1社會人員對體育鍛煉的重視
從調查結果來看,當今社會人員十分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進行體育運動,并且認為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基礎,隨著當今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也是水漲船高,員工們在滿足了自己的溫飽問題之后,都開始關注起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認為單位組織體育活動無意義的占0%,從這一數據上我們不難看出,員工內心是十分渴望公司組織相關的體育文化活動,并且樂于參加體育活動以達到緩解壓力和強健體魄的作用。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廣大在職人員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十分重視,也即是對體育鍛煉的重視。
3.2企業對體育文化建設的不重視
每個企業都有其企業文化,工作氛圍等無形的手在影響著企業員工的行為方式及生活質量。工作壓力過大,會加重員工的心理壓力和身體壓力,使其幸福指數降低,富士康并不是個例,雖然對社會各界的企、事業單位都有警示作用,但是通過此次調查問卷,我們不難看出還有一大部分公司并沒有通過體育文化建設的方式來使員工減壓,企業高層對員工身體和心理情況的不重視,這將會產生一系列連環反應:企業員工身體狀況不好,經常請病假,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壓力過大,導致企業效益低下。如何培育出身體素質好,心里素質優的效率率員工,這是企業發展及文化建設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2]。
3.3展望
目前,大部分企業開始意識到體育運動對員工以及公司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甚至一些企業開始注意發揮各個職工體協的作用,適時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職工體育活動[3-6]。然而絕大多數企業缺少專業的管理機構,從而導致體育活動組織的次數少,質量低,參與范圍小。相比之下,員工的體育需求比較強烈,如果這種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勢必會影響到企業員工的健康和企業的生產效率,所以專業的賽事策劃公司其運營的市場潛力巨大,有待進一步開發。
- 下一個:趣味活動的優點